「結了婚才覺得自己好孤單……」某天下午,辦公室一位女主管幽幽地說了心裡話,沒想到竟引發了其他已婚同事們的共鳴。這才發現,原來在婚姻中覺得孤單、失望和無助的女性,並不在少數。

 

日本知見心理學大師栗原弘美和台灣婚姻諮商與家庭治療專家謝文宜,聯手告訴你幸福婚姻的秘密。

「結了婚才覺得自己好孤單……」某天下午,辦公室一位女主管幽幽地說了心裡話,沒想到竟引發了其他已婚同事們的共鳴。這才發現,原來在婚姻中覺得孤單、失望和無助的女性,並不在少數。

很多人以為找到伴侶後可以不再孤單,沒想到婚姻不是解答,反而製造了更大的困境。

日本知見心理學大師栗原弘美輔導過上千對夫妻,也曾經歷過一段失敗婚姻,她在《馴夫講座──幸福婚姻的七堂課》書中提出不少新的角度和做法,也分享重新找到幸福婚姻的秘訣。

她發現,其實「大多數夫妻是為了錯誤的理由而結婚」,但她認為還是有希望,只要做點改變,夫妻關係就可以起死回生。

夫妻或伴侶之間就像跳雙人舞,雖然改變初期會歷經一陣子混亂,但只要對方仍希望繼續與你跳這支雙人舞,就必須配合你的改變做調整,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副教授謝文宜在序文中提到。

真的嗎?在婚姻中也覺得孤單的我,帶著滿腔疑問,請教了謝文宜老師。多年來她持續研習知見心理學課程,並已順利取得訓練師資格,而她的督導正是栗原弘美的先生栗原英彰。

說起話來溫柔甜美的謝文宜老師,帶給我非常奇特的經驗。短短一個下午訪談,彷彿經歷了一場心理療癒的過程,不但讓人重燃對婚姻的希望,也產生了被伴侶再度吸引的感覺。

1.馴服自己就能馴夫

為什麼婚姻令人覺得孤單?謝文宜認為,多半是因為期待落空的關係。

原本期待伴侶能夠能滿足我們的需求,療癒自己的傷口,卻沒想到只要是向外的需求,都無法令人滿足。

「有時對方根本沒有能力填補你心中的痛,」她舉例說就像兩個人拿著空碗,拚命要對方先給自己一些,最後兩人搶來搶去,碗打碎了,什麼也沒得到。

謝文宜說,所以儘管有人帶著期望來參加「馴夫」講座的讀書會,卻在上完課後恍然大悟,其實應該先從「馴服自己」開始。

知見心理學創辦人恰克‧史匹桑諾博士說:「我們都為了埋藏在自己內心的問題而懲罰別人。」事實上,每個人都是帶著原生家庭的傷口長大的,每個人多少都有些缺憾,了解創傷的根源,才能達到療癒功效。

研究發現,會產生致命吸引力的對象,通常會跟曾經傷害過自己的父、母親那一方,有類似的特質。

譬如父親的責罵令人沒有自信,這人就特別容易被和父親有相同特質的人所吸引。但是她希望這次對方會為自己而改變,讓她重拾自信,傷口就可以獲得療癒。然而,通常事與願違,她又再次受到傷害。

2.放下對對方的期待

「放下對對方的期待吧!」謝文宜提到,不斷地學習接受和放下,是療癒傷口要做的功課。

「你要掃除這個地雷,還是要讓它隨時引爆,把別人和自己爆得傷痕累累?」她說,很多時候別人說話讓我們覺得受傷、憤怒,其實都是因為自己心裡的舊傷未癒,只是現在這人踩到痛處,引爆地雷罷了。

她的做法是,不斷練習接受和放下,一想到就放下:想像自己和對方站在一個空房間裡,假想看著對方一步步往前走,每靠近一步就對他說:「我願意放下。」去感受並勇敢接納自己在當下所產生的各種負面情緒。

改變的力量,如同播下一顆種子,每一次放下,就好像不斷澆灌這顆種子,要先療癒自己,讓自己變好。有一天,自己想到對方時已不再生氣,困擾多年的怨恨被逐出心中,不但感覺輕鬆,也可以騰出更多空間去愛別人。

3.你想要的禮物,你先給

知見心理學大師史匹桑諾博士曾說:「你跟對方要什麼禮物,就是你要先給出的禮物。」

希望對方給你什麼,不妨先給對方,慢慢就會有所轉變。

謝文宜提到,人有種「你愈要我怎樣,我偏不怎樣」的劣根性,愈想改變對方,反而愈不容易達成目標。

她舉自己的例子說,她一直很期待男友給她肯定和讚美,但是對方給她的批評和分析總是比安慰多,讓她經常又生氣又沮喪。

學心理學的她嘗試過各種溝通方式,最後還是沒效,男友無奈苦笑跟她說:「你也知道我是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來。」

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深愛的人只剩下兩年可以活,你會選擇留在他身邊,還是轉身離開?

前幾天折耳兔邀我一起去看《愛的萬物論》,走出電影院時,我腦袋裡面一直迴盪著這個問題(以下有雷,但有研究發現劇透會讓你更喜歡這部電影)[1]。

「嘿,你覺得世界上真的存在一個理論或算式,可以用來解釋所有事物的誕生與隕落嗎?」她說,用右手將鬢角撥到耳際後,左手拿起咖啡杯,微微抬頭看我。

「我不知道耶,不過當Stephen Hawking說出『如果有一個算式可以解釋萬物,你不覺得很美嗎?』這段話的時候,我眼淚都飆出來了。」我說,那眼神像是擁有一個宇宙一般充滿感動。

「這算是科宅的浪漫嗎?」折耳兔一邊拿衛生紙給我,一邊不解地看著我。

其實我也有些不解,只是我不解的是:為什麼這段感情一起走過這些風雨,還會敗給了外遇?為什麼女主角Jane都能一路撐到這麼遠的地方,Stephen Hawking卻選擇了Elaine?

這是一個物理學家和文學相遇的故事,兩人相逢在年輕的時候,曾經在旋轉木馬上擁抱、聊完螢光劑之後將一包洗衣粉放在對方家門前當禮物、在河畔一邊討論「時間」一邊轉圈快掉到河裡,但隨著Stephen Hawking的病況惡化、第三者的出現,兩人的生活與感情也出現了變化。很多時候,光是只有愛(Romantic Love)是不夠的。

111

在外遇之前:當承諾變成負擔

「醫生說他只能活兩年。科學並不站在你這邊,你確定你承受的住嗎?」Stephen Hawking的父親在得知他罹患神經元疾病之後,跟Jane說。

「我比你想像中勇敢。」Jane堅定地回答,只是當時的他並不知道這「兩年」這麼漫長。可是關於愛情,我們不但要勇敢,還得禁得起磨難。

Lydon、Pierce與Oregan多年前的研究發現承諾(moral commitment)越高,越能維持關係[2],但遺憾的是Lydon在他的研究中也發現了,隨著時間與壓力,可能生成另一種無形的負擔(moral burden)。他們追蹤86位在遠距離戀愛中的受試者,發現在一學期(三個月左右)之後繼續交往的69人(存活率80.2%),有些已經把當初的愛濃烈(enthusiastic),走成關係的破裂。他們會暗自murmur「可能離開,反而能讓我們喘口氣」、「這段關係,其實已經是一個負擔。」等等。

「或許,當病程從兩年變成三十年,當激情與浪漫變成互相拖磨,放手才是最好的結局。」折耳兔說,我知道她想起自己拖了七年藕斷絲連的感情,因為到了後期,關係的延續只是補償與愧咎的代名詞而已。

「可是,最後放棄婚姻的,是一直被照顧的Stephen Hawking耶!如果說是病情磨掉了感情,為什麼不是Jane先離開關係?」我說,抬起頭來看著她。

11

 外遇的成因:為何不離不棄,卻換來各自分離?

「你以前有什麼決定,都會第一個告訴我的……」Jane在得知Stephen Hawking要和看護Elaine到美國住的那一刻,眼淚劃下雙頰。曾經為Johnathan心動但卻一直把持住的她,一直以來為這個家付出這麼多,可是為什麼在她還沒放棄之前,為什麼Stephen Hawking就先放棄了?

「我愛過你。」(I have loved you)Jane在輪椅前蹲下來,輕撫Stephen Hawking的臉頰,自己卻早已淚眼婆娑<3>。一直以來,兩人一起經歷過這麼多,從一文不名、拿到博士學位、艱困中不得已請Johnathan來幫忙、Jane被懷疑過不貞、Johnathan為了避嫌離開家裡等等,一家人走過這些日子的快樂與傷悲,卻要畫下句點。為什麼苦苦付出的愛最後卻換來這樣的結局?

或許Jane輸給的不是別人,而正是他們研究多年的──時間。國內學者王慧琦針深度訪談了八位配偶外遇者[3],發現與外遇相關的婚姻危機有四:

  1. 自我中心:只考慮到自己的需求,忽略了伴侶的需要。
  2. 關係維繫:那些「一直以來都好好的啊」,或許只是信心太過,不願去討論禁忌敏感話題(Taboo Topic)下所形成的假象[45]。
  3. 外在誘惑:一場出差、一次辦公室的邂逅、幾個三五好友的慫恿甚至電視媒體與社會價值觀的影響等等,擦槍走火,並且持續蔓延。
  4. 時間流逝:隨著時間,感覺到彼此的差異擴大,眼光轉變,甚至生活重心也轉移了。不再花時間在對方身上,或是花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別人。

或許Stephen Hawking夫婦的婚姻,就是在最後這個危機中敗陣下來。發現了嗎?其實愛自始至終只有一個理由:相處和吸引<1>。看護Elaine的日夜陪伴,風趣而坦率地把閣樓雜誌翻給Stephen Hawking看、稱讚他的聰明與傑出、對他生活細節觀察入微等等,都是Jane未曾給過他的經驗;同樣當年Johnathan對Jane的付出與關懷、幫忙照顧Stephen Hawking與小孩,甚至和他一起去露營的過程中,也讓Jane數度猶豫是否要跟Johnathan更進一步。但在精神出軌之外,Jane始終沒有跨出最後一步。

另一方面,Stephen Hawking的氣度也很不簡單,看在眼裡心知肚明,但還是寬了心,在教堂前和Johnathan一起喝酒,請求他協助。

「Jane needs help……」可以想見當Stephen Hawking在教堂說出這話,邀請Johnathan帶太太小孩去露營的時候,背後需要多大的包容和用勇氣。

6

在外遇之後:走或留,都是愛的相守

一般人在發現另一半對自己不忠的時候,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這可能要看對方是「精神外遇」(情感劈腿)還是「身體外遇」(性劈腿)。

國內研究者用故事假想的方式,問大學生們在伴侶情感劈腿性與劈腿之後,會做何因應[6]?結果發現,如果是情感劈腿,大多數的人會傾向:

  • 「委曲求全」,當作沒發生過這件事或原諒對方
  • 「溝通了解」,告訴對方自己的困擾、感受,希望能解決此衝突情境。

相反地,如果是性劈腿,大多會採用:

  • 「結束關係」,分手或離婚
  • 「停損觀望」,減少與對方相處或見面,暫時停止付出與投資
  • 「報復背叛」,自己也找另一人劈腿回去,以牙還牙!

或許你會說,這些人的選擇是依據「想像」的情境阿!又不是實際的面臨伴侶不忠!事實上前面出場過的學者王慧琦也從資料中歸結出在伴侶「真的外遇」之後,會做出的六大反應[7]:逼迫、疏離、協商、束手無策、忍氣吞聲、緊迫盯人的控制對方等等。

回頭想想,在Stephen Hawking選擇跟看護Elaine一起去美國生活的時候,Jane沒有呼天搶地、沒有背向疏離,沒有上面的六大反應,而是選擇放手。為什麼會這樣?

5

如果有些愛不能重來

「這麼多年來,你有愛過我嗎?」有些時候,元配要的不是對方回來,而是一個答案,以及接下來該怎麼辦[9]。在責罵、心碎與飽受撻伐之後,當事人會意識到:討愛在現實上已經沒有實質幫助,眼前最重要的似乎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兩個人該如何走接下來的路?什麼是兩人可以一起看見的天空?電影中意識到Stephen Hawking愛上看護的Jane,電影外被罵翻的彎彎、九把刀和阿基師,都得用時間,來找到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新開始。

「時間不能控制,但生命可以被延續。」電影的最後一幕,Stephen Hawking和Jane在陽光下,看著他們的孩子說:「你看看我們創造了什麼。」當一段失落可以被昇華到更高的意義之後,過去的這些傷痕與痛,似乎也能漸漸渡讓給時間的洪流。

「嘿,你覺得,到底什麼是『愛的萬物論』阿?」折耳兔搓著雙手,把半張臉埋在卡其色的圍巾裡問我。

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恐懼是暫時的

辛苦也只是那暫時的一瞬

在那之後

即可以盡情微笑


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個人在一起,更多的不是改變對方,
而是接受對方,這就是包容。

如果光想著改變對方,
那不是生活,那是戰爭。

愛,沒有捷徑,需要用心經營。
愛,只有付出,才有收穫。
愛,不是改變對方,而是一起成長。


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向成功者看齊」,是快速達陣的聰明祕訣。
因此,此次特別以2073名已婚女性為調查對象,
遴選出100位「幸福賢妻」,分享她們營造幸福婚姻的策略。

擁有「樂園級婚姻」的3種態度
獲選為幸福賢妻的100名已婚女性,
她們的幸福指數分別為「幸福70~79分」14%、
「非常幸福80~89分」25%、樂園「90~100分」61%;
其中100分占27%,代表相當滿意「樂園級」婚姻生活

此外,調查結果也發現,賢妻指數愈高的已婚女性,
幸福指數也愈高。
順帶一提,這次遴選出的賢妻團平均賢妻指數為4分,
以下3個問題的分數最高。

(1)認為幸福要由自己創造的───97%
(2)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讓婚姻生活更快樂,並付諸行動──88%
(3)認為自己善於教育老公──85%

完全表現出幸福賢妻身為「愛情謀略家」應有的積極態度。


別覺得自己選錯人,每個老公都是最完美的
如果妳也抱怨「這世上哪有養成完美老公這件事,
我家那口子硬得跟石頭一樣,怎麼說都說不動……」
那麼我必須告訴妳,並沒有這回事,人是會變的。

我結婚時前任主管在婚宴上致詞,
說了以下這段話:
「聽說里多小姐的先生都自己準備早餐,
他們的婚姻生活從一開始就比別人幸福。
太太婚後想繼續工作,絕對需要另一半的支持,
我衷心期待新郎也能成為新娘的助力。

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賢妻團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她們與自己的先生之間,
有很頻繁的肢體接觸。
賢妻們回答「親親抱抱的頻率有多高?」
這個問題時,統計出來的答案十分驚人。
超過半數(52%)的人表示「每天」,
約80%的人表示每週1次以上。
幸福指數最高(100分)的人,
超過七成都是「每天」親親抱抱。

如何增加「親密接觸」的機會?

1.日日的生活起居,都是靠幸福更近的機會

看到這裡,或許有很多讀者感到懷疑,
怎麼做才能每天都能親親抱抱、增加肢體接觸的頻率?
這一點與表達愛意一樣,
「將親親抱抱當成一種打招呼的方式」。
養成打招呼時擁抱親吻的習慣,
就能輕鬆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關於這一點,賢妻團也分享了不少親身經驗:

每天跟老公說「出門小心」時,一定會擁抱親吻。
我會跟老公一起洗澡,在浴缸裡親親抱抱。
即使在家裡,每次在走廊或房門前剛好遇到時,
我們就會輕輕地吻一下對方。
看電視時我們一定會依偎在一起。

從中不難看出,賢妻團會創造每天親密接觸的機會。
家中有小孩的夫妻,不妨經常全家人緊緊相擁,
與孩子一起養成親親抱抱的習慣。

2.主動親近,別怕肉麻,習慣就會成自然

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冷靜,放下情緒

首先,當賢妻團感受到吵架一觸即發的氣氛時,
就先冷靜下來,降低對立情緒。
如果無法冷靜且公正地思考,就無法好好溝通。

選擇沉默,平息不理性的情緒,
暫時不說話,避免戰火再起。

花一整天的時間思考各種情形,
等冷靜下來之後,再與老公針對問題重新討論。
由於此時雙方都很理智,因此能從不同觀點切入,充分溝通。

回想兩人初識的情景,心情就會緩和下來。

(2)靜靜聽,接受老公的想法

聆聽就是聽到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
不要評斷好壞並予以尊重,
以「這也是一種想法」、「這個想法很有趣」的角度看待不同意見。

不要把吵架原因歸咎於對方,
認為自己也有責任就能平息怒氣。
此外,還要尊重對方,接受對方的想法與說法。

我會告訴老公我的想法,然後再問他的想法。
不要肯定或否定他的想法,只要「接受」,
接受之後才去想自己該怎麼做。

(3)「一起」解決問題

以客觀的角度接受另一半的意見之後,

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什麼是「尊重」
 在學習尊重他人的過程中,若孩子在獲得正確的相關訊息之前,父母在無意中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不自知,或在處理孩子的事情時,附加了許多個人的情緒,這將使孩子也學著以不尊重的態度對待父母、長輩或周遭的人。確實,在現代強調個人主義的社會,許多孩子不了解「尊重」為何,更不關心他人的感受,父母在質疑孩子不禮貌的同時,也應自忖自己在教育他們的過程中,是否忽略了培養其尊重別人的認知概念與正確態度?平時父母應使孩子知道在何時何地何種狀況下,如何表現出尊重他人的語氣和態度,而讓孩子瞭解什麼是「尊重」則是學習尊重他人的第一步。

一、尊重是相互的關係
 父母希望孩子尊重長輩,就要先尊重孩子。像在無意中傷害孩子的自尊、糾正孩子不當的行為或態度時,大人無法按捺個人的情緒等,都是教養孩子的大忌,反而應讓其瞭解尊重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孩子受到尊重了,也才會尊重別人。當然,父母更別忘了要給孩子練習對別人表達尊重的機會。

二、尊重是一種關心
 「尊重」其實就是對他人的一種關心的表現。例如:孩子在餐廳打翻了汽水,大人幫忙拿紙巾,先教孩子整理乾淨,然後再教孩子向餐廳裡的服務人員道歉,最後,再叮嚀他做事要小心。父母遇到孩子無心的過錯,若能先關心孩子、教他處理善後,幫助他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知道如何處理,孩子也就能學會尊重自己,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尊重」對人際關係的影響
 四、五歲的孩子已進入聯合遊戲階段,也就是他們的遊戲方式以團體遊戲為主,同儕友伴在其日常生活中已是不可缺少的了,而人際關係的良窳,也正反映出其與同儕間的關係。

 在幼兒園中常常可以看見某些孩子的人際關係特別好,他們的周遭總是圍繞著一群友伴,究其原因,除了是個人的能力、人格特質之外,能否尊重別人也是一大因素;相對的,太過自我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孩子,往往就是被同儕排擠的對象。
 尊重乃是建立人際關係的必要元素,一個人若是能夠尊重他人,就表示他已經從自我為中心的心態跨越出去了。因此,他不會單顧自己的欲求、認為世界只因著他打轉,甚至喜歡操縱他人。孩子能學會顧慮別人的感受,自然就能與他人和諧相處,所以,一個內心有「尊重」的人,行為必定會合乎規矩,也會表現出適度的禮儀,當然會和身邊的每一個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尊重」需要學習
 尊重他人不是天生就會的,而是需要後天的學習。以下提出幾種學習尊重的方法以供參考:

一、大人以身作則的重要
 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大人平時的言行舉止,往往是孩子模仿的對象,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常常會反映在孩子的言行之中,父母也是祖孫關係的主要教導者,不只是要言教,更是要用身教,以作為孩子的典範。

二、適時指正孩子的錯誤
 很多時候孩子並不知道自己所犯下的錯誤,父母必須在孩子第一次犯錯時當場指正,以免讓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但宜態度溫和、口氣堅定,以免造成孩子反彈的心理,並應於事後與孩子進行同理心的溝通,例如:哥哥罵你是「瘦皮猴」的時候,你心裡的感受是什麼?所以,你罵哥哥是「大肥豬」時,哥哥心裡是不是也會跟你一樣難過呢?


三、提供孩子與長輩互動的機會
 根據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林如萍在2004年的研究中指出:孩子在幼年時與祖父母關係親密者,對老人的態度也愈趨正向,良好的祖孫互動關係對孩子有正面的影響。所以,父母要尋求機會利用假日帶孩子到祖父母及外公外婆家走動,或祖孫三代一起旅遊,讓孩子能有不同的方式與長輩互動,而在其互動的同時,父母可以在一旁觀察孩子的行為,若有不妥的言行發生,就要利用機會教育,適時給予引導。

四、引導孩子感受與回饋長輩的愛
 有些孩子長久處於祖父母的關愛之中,反而認為祖父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稍有不如其意即出言不遜,父母若發現孩子有此種情形,可利用平時親子相處的時光,多對子女述說祖父母的好以及他們對孫子女的關愛,讓孩子體悟祖父母的愛,使其對祖父母心存感恩之心,並能在日常生活中以言談(如說謝謝或甜蜜的話)或以實際行動如自畫謝卡、幫長輩服務、愛的擁抱等等向他們表達謝意,雖然只是小小的感謝,但對深愛孫子女的祖父母而言,這就是最好的回饋了。

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上所說,也許太抽象,具體來說幾種,沒有根的尊重,所幻化出來的幾種現代人的特性好了。首先,是這世界上有的人是完全自以為是,完全不在乎他人的感受,也就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這樣特性的人,是比較幼稚的心智,在這種人眼中,不要說尊重的根都沒有,連整個尊重的表面都沒有,然而雖然在現在部分父母溺愛的情況下,此種人有增多的趨勢,但是畢竟是少數,所以這個先不管它,比較具體值得講的是比較「大一點」人的:

第一種情況:認證心

這種人,並不是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存在其它的看法與價值觀,他們也不會去特別反對和壓抑那與自己不同的看法。

問題是,他們也只是知道有人是持有,例如女性主義,看法大約是如何,但是如果自己的女友有那想法,卻又難以容忍,他們的對人的態度,是採取彷彿海關「認證」的心理,以比較常用的說法,叫做「物以類聚」~對四周所交的朋友,就是認證那些在人海中與自己態度相似的人,在認證之外的人,則保持一定的距離。

這種「認證」有的人還會分一層一層的,感覺越和得來的,就越近入自己的內心。

第二種狀況:都可以呀~

這種人,也是知道很多其他有的沒有看法的,那個也有理,那個也說的不錯,可是卻總是提不太出自己的想法,迷失在各種多元價值之中,甚至還有點討厭多元想法,覺得這讓他們無所適從,別人說啥自己就差不多跟著那樣想,自己的想法只不過是看最近和誰接出比較多,就跟著有那樣想法,卻都找不到自己的核心堅持。

第一種情況是有深度沒廣度,第二種情況是只有廣度,卻沒有深度,之所以只會在深廣兩難中搖擺,就是因為少了對外在事物與自己內心關係的探索,也就是因為少了這樣的探索,對別人為啥會喜歡某個那樣的東西,也「猜」的不夠快,不夠「準」。例如:你可能深入瞭解自己為啥喜歡漫畫,最後歸納成兩個原因,第一是因為從小到大的思考有點圖像化所造成,第二,在繁重壓力下,漫畫能很輕鬆的帶來歡笑,所以就是為了這歡笑,總然再忙也會找時間去看漫畫。

有了這樣的探索結果,一旦延伸出去,自然就可以迅速的抓到其他人的感覺,例如延伸第一個原因,瞭解到還有人是習慣文字思考的,所以喜歡看小說人為的是一種文字擬相下的完美。延伸第二個原因,有人是相反習慣嚴肅的,不喜歡那種歡笑的感覺,彷彿歡笑就是罪惡。所以在這種基礎上,尊重才是比較確實地,也才是不會只有一昧的忍讓。

一個要有深度並且有廣度的心境,並不是在於自身所知理解的領域有多少,而是在於對於所知的領域能和自我內心有著深刻的內在連結,否則知道的再多,也不過是把所知的流於炫耀,把所知的流於工具,汲汲營營地計算著這樣的工具在社會中的地位(金錢榮耀)有多高。

所以有深度是深度在,形成自身觀點價值的不斷反思與辯證過程,但是同時有廣度又是有廣度在,懂得把這渺小的自我價值,放在大環境中,讓自己融入於整個世界裡,能很快地迅速關照理解,而不是訴諸淺薄地瞭解、甚而無知與譴責。

就好像我們每天常收到的上千上萬封的e-mail信件中,譴責著一大堆的人事物,說無恥商店、黑心XX商品等等之類的,但是有很多跟本不是有那回事,還有更重要的是,當自己一昧的因為經濟不景氣,而想要追求最便宜又最好的商品時,曾想過這樣的心太又造成怎樣的畸形的市場生態?黑心的促成不也是自己盡上一份力?看似商人有沒有良心的「黑心」行為,那又是否同樣身處已經處處問題的社會現狀的顯現呢?

 

也難怪專門查這些有的門有的網路流言的「網路追追追」會說:「判斷真的是一種暴力,當我們想要判斷一件事,評價一個人時,要很小心很小心。在不明究理的情況下,我們自以為是的正義,也許已經傷到人而不自知呢。」

 

 

 

 

 

 

 

 


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问题还是父母,他们以爱的名义,侵犯了孩子权利,理由是堂而皇之,事实上是错误的行为。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尊重,父母必须明白这些。虽然孩子成长是漫长的,自己独立决定自己的一切也是漫长的,但是我们父母应该感到宽慰,因为孩子在学习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将来就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父母以爱护的名义侵犯孩子的权利,是对孩子的不尊重。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也是以为你好,爱护你的名义侵犯别人的权利,也是不尊重的表现。什么才是为你好?往往就是把自己认为喜欢的事情,也必定认为别人也是喜欢的,可恰恰不意愿了解别人需要什么。别人最喜欢吃饭时,你给他们黄金也是没有用,甚至也是强人所难。什么是雪中送炭,就是别人最需要的东西,最需要的时候,给了他就是好,就是情。在不了解对方需要的情况下,就强迫给别人,那就是不尊重,甚至是意志强奸。笼中鸟,我们认为很幸福,可是它却非常痛苦,因为他没有了自由,也就没有了尊重。所以什么才是真正的动物保护,就是让它生活在它喜欢的地方。


雪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